据说,首次将啤酒带进中国的是德国人,而作为东亚社会的舶来品,最早是被荷兰殖民者引入台湾岛。这种由公元前3世纪苏美尔人发明,进献给农耕女神的贡物,于公元4世纪传遍北欧。欧洲人热爱他们的文化,不惜重金,在大航海时代,这种麦芽制品被巨轮装载,飘洋过海,通过商人和传教士,流入世界各地。啤酒的传播史,可以说不吝为一部全球化的发生史。
精酿啤酒是得益于现代化微型工艺的产物,强调独立、精致、传统,与追求量产的工业化啤酒不同,后者更注意在地性、技术创新,以及品牌个性。而北平机器是一家致力于纯正酿造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精酿品牌。得名于建国前方家胡同46号的“北平机器总厂”,品牌致力于追求“稳定”“易饮”的啤酒品质。通过对“北平时期”和一系列肇始于现代化开端的设计理念的追溯,从空间组织和视觉传达方面回应品牌精神,并在“生产-消费”、“参与-制造”的经济双循环模式中,构建工业遗存与急剧变化的城市发展运动之间的可持续连接,使得现代生活能更有机地融入历史街区保护和都市更新。
新店空间改造前是话剧排演厅,20世纪50年代原为国营铜丝厂,主院内有南北两栋楼,为典型红砖墙厂房,位于老北京皇城纳福胡同旧清称内府库内,毗邻嵩祝寺和景山,附近是五四大街、北大红楼、故宫博物苑、后海等著名景点,周围拥有不少“北平时期”的政治人物和文化名人活动与生活的居所,深邃的胡同,浓厚的人文,不得不令人联想到世纪之交,几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与思想启蒙浪潮。
啤酒工厂Brewing Workshop
受到老北京餐饮空间的启发,设计希望在场所中营造围聚的欢宴氛围,包容五湖四海的空间气质,又能保持精酿酒吧纯正、活泼的嬉皮调性。概念最初是剧场、市集、粮仓、酒窖的混合产物,啤酒跟粮食酿造传统有关,发酵几乎是关于时间的表达,而某种意义上,建筑也是人与悠悠岁月漫长磨合的产物,形成材料、工艺、空间等有关的记忆,对于生活的安排和文化的姿态隐藏在一砖一瓦,也隐藏在一朝一夕空间形式流变中。
70年前,空间机能为铜丝厂,本是生产车间,这种微妙的关联性,让我们察觉到场地本身跟北平机器文化属性的某种相契,品牌想要突出“直接,鲁莽”的品牌定位,自然新的空间一开始就不追求驳杂的细节变化;故而“机器——生产——工厂”的内在逻辑,让我们决定在保留原有砖墙和钢铁桁架的框架内, 复刻一款隐藏在城市中的微型“啤酒酿造工厂”。
为了把握这种内在一致性,把“工厂”概念实实在在地建造出来,我们仔细研究了啤酒酿造的全部过程,规划的重点转变为将“原料——初加工——糖化——发酵——装罐——进库冷藏——出品”等等,利用场地自身的优势,达到有效组织,实现“啤酒工厂生产线”概念;新方案也从其他场景意向 中提取空间组织逻辑,比如参考20世纪50年代高技派的作品,寻求设备和建筑之间的灵活融合。最终的空间可以说是一个生产啤酒的餐厅,也可以说是一个可以用餐的啤酒工厂。
场地策略Site Strategy
我们为场地提供了三种体验空间的方式,一是以桁架为单位的原厂址构架,二是新增加的钢结构通路及设备操作间,三是半活动家具系统,分别代表了三种时间感受,经过重新配置、分类和组织,美得以在秩序中获得重生。
在构造上面,我们保留了原有的门窗,通高9米的屋顶天花,大面积日光被引入室内,节能经济,在白天几乎不需要开灯;新增加的裸露银色圆管和场地原有的桁架结构,旨在最大程度恢复工厂原初空间形态,强调功能性和操作性;酿酒塔和冷藏酒库分别紧靠东西墙壁,中间以一条8米长的架空钢结构廊桥连通,布置金属围栏网,视觉上也延长了整条生产线,建构出双层空间意象;酒库正下方的吧台共有28个酒头,为300平米空间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饮酿。二层紧靠圆形冷藏库,我们安排了两块较为私密的就餐空间,以黑白格铺地与中古家具搭配;靠近入口处,是一架方便酒品搬用的同时用于人流上下行的电梯。可移动的座位区与靠墙的固定座椅组,两种风格,适应不同场景下的空间活动需求。4种主要设备构件,为空间塑造了“从生产到传输的基本秩序”,实现从餐厅到精酿啤酒工厂的现实性转化。
遵循建筑材料的自然真实,由银色、橘色、深灰等构成的调和色调,建构起人与工业遗存的空间故事,精酿既是主角,又是舞台的演员,顾客是观众,从视觉、味觉和历史图景,为当下以及未来的生活,创造乐趣并逐一校检其中滋味,游曳的顾客又似流动的液体将主动汇聚到此时此刻的大潮中。
文化生产Cultural Renovation
如果说实用性建立在富于实践的手工痕迹和机器的技术性隐喻,那么美学意图则由空间标准、鲜爽度、连接历史与现世的意识所锚定,是描述一个忧心忡忡、动荡不安的激进时代,还是以文化的立场,引导融合这股澎湃的充满变革的力量?现代主义的早期开拓者们坚持认为建筑学服务于公众利益,精酿啤酒展现了更严苛的技术标准,设计师的具体任务是给这个空间输出一个技术参数,使其符合我们定义下的空间想象,既忠诚于品牌,又满足于顾客。城市的白领很少有机会实地去到工厂车间,酒吧是一个公共空间,拥有强烈的社交属性,作为设计者,我想我们的态度不应止步于消费主义,经济发展之外,是文化谱系的建设,是关于我们生存环境中每一次物质体验和共存记忆的价值评估。我们希望新的空间可以强化北平机器品牌的文化内涵,激发不同领域参与者的热情,在城市化转型的浪潮中,创造积极而独特的北京时间,并为人们建立起更多公共对话的可能。
∇ 轴测图
∇ 一层平面图
∇ 二层平面图
∇ 三层平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北平机器纳福店Peiping Machine Taproom
项目类型:餐厅F&B
面积:320 sqm
地点:北京,东城区
设计时间:2020/12 – 2021/07
设计方:ATLAS
设计团度:周贞徵Jenny Chou,朴永春Bruce Park,吴胭蓝Miryabelle Wu,王雪晶Wang Xuejing
摄影:ATLAS, 胡雪慢
撰稿:Hongs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