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而沉闷的混凝土仓,仅有一个7mX3m的洞口与外界发生联系,地面之上,则是两万年轻人的字节跳动总部。喷薄的青春与内向消极的负面空间形成了强烈的冲突,这迫使我们必须重塑混凝土仓的内外空间关系,给予其强有力的精神力量,重建起他们应有的公共生活。于是,我们选择了北京传统民居中最为典型的空间原型【三进院】作为最初的空间概念。依靠这一起点,我们将原本压抑的内空间转化为积极的外空间,将室内空间建筑化,将外部的庭院感引入室内,让来到这里的人们更觉得是坐在自家的院子里闲聊。消解掉封闭性,我们才拥有了重生的可能。
场地位于大钟寺广场1733商业街区B2层,隶属于地铁上盖物业,与商业区内其他商业单位共享同一下沉广场,但均不相邻,这为跳海后续的内容活动呈现提供了有利的物理空间优势。在我们第一次勘察现场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混凝土仓完成了整体浇筑。预想中封闭昏暗的地下空间,无比具象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空洞而沉默。
∇ 轴侧关系
以“三进院”的空间概念作为起点,进行整体的空间序列梳理。混凝土仓的净高达到5m,为室内空间的建筑化提供了尺度前提。我们将入口正对的主吧台区域作为我们的“前院”,也是人们由室外进入室内的过渡区域,整个院落朝向入口,内外界面上设置了可以完全打开的折叠门,在北京晴好的季节可以完全打开,与外部的下沉庭院融为一体。
“前院”的西侧,围绕核心的后勤空间,设置了“抄手游廊”,利用洄游动线,将外部的走廊与内部的交通空间连为一体,成为我们特有的展陈空间。在这里,内与外虚与实的空间属性被倒置。
“前院”的东侧,是我们的核心院落。当你由“前院”进入核心院落时,需要先穿过一进“厢房”,由此,空间的内外逻辑再次反转,室内空间的建筑化最终完成。
“厢房”朝向核心院落的一侧完全打开,“房子”的内外边界变得更加模糊。
核心院落的三个方向上由连续的漂浮屋顶围合,屋顶之下就是“游廊”空间,屋顶的下檐高度随着地面的抬高渐次变化,形成更为丰富的空间层次。同时,最内侧的抬高部分,形成一个小舞台空间,便于跳海后期的各类演出活动的举办。
三层贯穿院子与“厢房”的水平构件,是酒馆周边售卖的主要展示空间。脱离原始混凝土墙面的白色界面在日常使用场景当中主要作为投影区来使用。院子上空悬挂了三条平行金属杆件,可作为布展时悬挂展品使用。
“厢房”的墙面开了横窗,“内外”连接在一起。人们可以坐在“窗边”喝酒聊天。
草原上有黑色房子
方的时间流出窗户
野马群踏过银河
我关掉了所有的星光
这是太阳最后落下的夜晚
∇ 施工过程
∇ 首层平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跳海酒馆-大钟寺店
项目类型:建筑改造
设计方:M.S.A.A.不山建筑
项目设计:2023.10
完成年份:2023年12月
主持建筑师:李子晗
项目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广场B2
建筑面积:148㎡
摄影版权:Hirono
客户:跳海
材料:质感涂料,微水泥,实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