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计师转职成为木家具职人及陶艺师,对创立路力家器具的陈奕夫及许家毓来说,是误打误撞也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若是和五、六年前的陈奕夫说,「几年后你会辞掉现在收入稳定的 3C 科技公司设计工作,成立制作木家具的独立品牌,并且在募资平台上推出一款上线 7 小时就达标、总共获得 300 多万集资的单椅。」恐怕他会瞪大眼,然后啼笑皆非的说:「怎么可能啦!」
但对此刻正在台中木工厂房里忙着制作燕椅的他来说,这一切都是已经实现的完成式。原本每天就是坐在计算机前绘制 3C 产品设计图,陈奕夫从 2012 年起趁着周末在怀德居木工实验学校上课,一学就是两年。而最开始的两三堂课,连木料都不会碰到,就是先学习怎么磨刀;这对从没接触过木工的初学者来说,既是和工作伙伴(刀具)培养默契,也是练自己的心性和专注力。学会养刀和修心,接下来才是木工基本概念和木器实作。
「作木工最开心的事,就是可以作出『具体』的东西」,陈奕夫笑说,「因为和我思考事情的方式很相似。有个基准,然后画设计图,再一步步实现。而且做产品设计时,就是去要求别人,但是做木作,还是得回过头来要求自己。」虽然说喜欢木作,但离职创立品牌完全是误打误撞,「当初知道木工创作的前辈要顶让工作室,本来只是想说好奇看看,没想到一看就非常心动,就手滑了(笑)。」既然手都滑了,总不能让器材空放着,陈奕夫回想起曾经参访丹麦著名木作工坊「PP Møbler」时,工匠师傅们专注的工作态度让他向往,加上当时在塑料加工产业担任产品设计的女友许家毓,也持续钻研陶艺创作,两人就这么开始了路力家器具,正式转职以木作和陶器为业。
然而离开薪水稳定的白领工作,变成一个「在工厂里做木工的」,家人一开始难免有疑虑,「爸妈很难接受啊!不知道我们到底在干嘛。」奕夫和家毓两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为了让家人放心,只要有参加展览,无论是设计师周、文博会都一定邀请家人到现场;而后有媒体报导,或像燕椅获得旭川国际家具设计大赛(IFDA)肯定的好消息也都立刻分享,就是希望能用实际成果扭转家人的既定印象。
拥有学院和业界的设计专业背景,加上从怀德居木工实验学校习来的扎实木工艺,让陈奕夫的木家具既有当代的利落线条,更拥有对细节的讲究。相较于传统木工师傅的工序,陈奕夫灵活运用新的工具,像是 3D 打印打样模型,就省下不少时间和成本。
除了像前辈木工职人那样持续精进手艺,新世代手艺人需要思考的面向更广,他们反思如何在全手工和少量量产之间取得平衡,才能让更多人使用到质量和价格都理想的木家具。而选择在啧啧募资平台上发表「燕椅」,就是经过完整思考的决定,陈奕夫补充说明,「燕椅之前的作品因为是全手工制作,价格不是那么容易入手。但燕椅得奖之后,我们开始想能不能让更多人因为它而认识路力,所以包括选择推出椅子(而不是桌或书柜)、上募资、定价范围、或是在募资期间搭配实体空间朋丁展出和试坐,都是事前仔细想过的。」
拥有一身好手艺的职人无法独立存在,还需要有懂得欣赏使用的识货人,而从路力和燕椅支持者的出现,或许这也代表了一种属于新世代手作人与使用者的默契,正在成形中。
Text © 方叙洁
photos © 张艺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