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中国感谢来自中国台湾竹工凡木设计研究室的案例分享: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拯救中国的轻工业,国家将葡萄酒列为重点发展对象,编进第一个五年计划。经周恩来总理的努力,终于将其列入苏联援建中国156个项目之一。这就是原“北京夜光杯葡萄酒厂(后更名为北京龙徽葡萄酒厂)” 现「国际酿酒大师艺术馆MIBA」(1956年,酒厂迁址到燕京八景之一的玉泉山麓东南侧(现址玉泉路2号)。
它是苏联援建时期,唯一的食品项目,在百废待兴的中国,发展葡萄酒业,无疑是一种预示。后来,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了建厂后研制出的第一瓶红葡萄酒,它叫“中国红”。并用它招待了当时秘密访华、有着留法经历的越南领导人胡志明。
作为苏联援建时期、独一的酒类工业建筑,它保留了前苏联建筑以批判结构主义为名,重拾的复古工业风潮,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这既大胆又经典。61年过去,它陪伴新中国葡萄酒从0到1。如今,可能你说它老了,它笃信,每一个时代,有不一样的精彩,像迷一样,带来中国酒业新的格局。
一年前,MIBA携手生猛的80后中国台湾设计师邵唯晏及其团队竹工凡木设计研究室,经历195天的改造,于2016年6月,国际酿酒大师艺术馆MIBA正式开馆。有人曾有趣的问,国际酿酒大师艺术馆要做的事就像它的英文名字缩写,MIBA(麦霸)这是要做中国酒行业的麦霸么?我们说,远不止。
其原型为古典俄式结构的工业建筑遗址,身躯经历了风雨沧桑,最终因着汰旧换新而退役,而国际酿酒大师艺术馆则是为这个荣光斑驳的容器,重新置入灵魂,凭借原址旧酒厂那浓浓的建筑时空场域,以当代的设计手法重新型塑,试图创造更多各种酒与人、或是人与人的交流空间。
在空间设计理念上,深入阐释了酒的蕴育内涵——土地、粮食、水、火等元素,将浑然天成的酿造过程配搭空间格局,形成了「土、水、火、粮」四个场域以及观者行走动线又呼应酿酒过程。每个空间因应机能的不同所产生的精神寓意也不同。
国际酿酒大师艺术馆MIBA开馆至今斩获了“London Design英国伦敦设计大奖「公共空间-唯一金奖」”、“中国现代装饰国际传媒奖「年度休闲空间大奖-金奖」”、“K- Design 韩国设计大奖「空间建筑设计类大奖」”、“TID 台湾室内设计大奖「展览空间类大奖」、德国IF设计奖等七项国际空间大奖。
在人心浮躁的时代,在行业亟需破冰的时期,在“匠心”二字隐隐作痛的当下,国际酿酒大师艺术馆MIBA,逆流而上,向曾经的辉煌致敬,更要给未来送上一坛“珍酿”,就像空间获得的这些建筑大奖,只是MIBA的一个侧面,但是表明我们早已做好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的决心。